ISO 19901 的這一部分包含定義海上結構抗震設計程序和標準的要求;有關要求的指南包含在附錄 A 中。
這些要求適用于固定鋼結構和固定混凝土結構。
還簡要討論了地震事件對浮動結構和部分浮力結構的影響。
ISO 19901 的本部分僅在要求適用的情況下涵蓋了升高條件下自升式鉆井平臺的現場特定評估。
僅詳細討論了地震引起的地面運動。
其他地質災害如液化、邊坡失穩、斷層、海嘯、泥火山和沖擊波也被提及并進行了簡要討論。
這些要求旨在將人員、環境和資產的風險降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
這一目的是通過使用以下內容來實現的: a) 抗震設計程序取決于平臺的暴露水平和地震事件的預期強度; b) 兩級抗震設計校核,其中結構設計為強度和剛度的極限狀態(ULS),然后檢查異常環境事件或意外極限狀態(ALS),以確保其滿足儲備強度和能量耗散要求。
對于高地震區和/或高暴露水平的固定結構,需要進行特定地點的地震危險性評估;對于這種情況,解決了特定地點概率地震危險分析(PSHA)的程序和要求。
但是,未包含 PSHA 程序的徹底解釋。
在允許簡化設計方法的情況下,附件 B 中包含了全球近海地圖,顯示了 1000 年重現期對應的地面震動強度。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地圖可以與相應的比例因子一起使用來確定用于結構設計的適當的地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