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測定耐火材料在室溫下的耐磨性的方法。此標準描述的方法與BS 1902-4.7中的相同,但是在室溫和高溫(最高達1400°C)下進行測試。
本標準的這一部分描述了一種方法,用于確定耐火材料磚或塊在室溫下的耐磨性(抗磨損指數(shù))。
該測定方法被稱為“方法1902-406”。
本節(jié)中,抗磨損指數(shù)定義為:將耐火材料試件暴露于一定條件和時間下的棕色熔融氧化鋁顆粒轟擊后損失的體積(以立方厘米計)乘以100。
在特定數(shù)量校準過的棕色熔融氧化鋁顆粒的作用下,對干燥后的試件進行磨損測試,并測量其質(zhì)量損失。通過計算測得的質(zhì)量損失、根據(jù)磨蝕裝置和氧化鋁顆粒的標準化得出的校正系數(shù)、試樣的堆積密度以及乘以100的因素來得到抗磨損指數(shù)。
磨蝕裝置,包括可變變壓器控制的電動鼓風機、攜帶有棕色熔融氧化鋁顆粒的空氣流的校準噴嘴、壓力計、包含試件夾具的磨蝕室以及用于回收磨料的排氣系統(tǒng)。要求鼓風機能夠在氣流之間的壓差至少為250毫米水柱。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wù)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2-07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