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技術因其安全、便捷等優勢近年獲得了用戶的青睞,得到快速的發展。但是利用生物識別技術收集在數據庫中的信息,卻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能否保證這些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被復制和濫用就成為影響其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進入現代社會以后,人們的生活高度信息化,一個突出特征就是人們高度依賴由...
廣電計量依據《信息安全技術—遠程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GB/T 38671-2020)標準,可對人臉識別技術在服務器端遠程進行身份鑒別的信息系統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安全保障要求進行檢測。采用密碼、指紋、人臉等不同技術組合構建雙因子認證方式,實現用戶電腦登錄實人身份鑒別、訪問授權和日志審計等安全...
利用3D打印技術、特制膠水等仿造指紋,從而破解手機、指紋鎖……類似的手法早已從銀幕被搬進現實。作為目前使用最廣的生物識別技術,指紋識別正面臨攻擊花樣繁多以及識別率有待提升這兩大挑戰?! ≌憬I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梁榮華教授團隊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合作,研發出了新一代手指內部多模態生物特征采集...
要保障臨床數據庫中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訪問控制: ? ?- 實施嚴格的用戶認證和授權機制,只有經過授權的人員能夠訪問數據庫。 ? ?- 采用多因素身份驗證,增加訪問的安全性。??2. 數據加密: ? ?- 對數據庫中的敏感信息進行加密存儲,包括患者的個人身份信息...
Copyright ?2007-2025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頁面更新時間: 2025-05-21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