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氣顯像的檢查過程
一.放射性惰性氣體通氣顯像
1、顯像劑:常用133Xe放射性氣體,γ射線能量為80keV,物理半衰期為5.2d。每次檢查劑量放射性活度總量不低于370MBq。也可使用127Xe和81mKr放射性氣體。
2、顯像儀器條件:
?、?33Xe肺功能儀:由133Xe吸入和回收兩部分組成,包括面罩或口管,肺活量計,133Xe注入和排放管道系統、活閥、133Xe回收吸附裝置。確保儀器無133Xe泄漏。
?、讦谜障駲C或SPECT顯像設備:探頭配置低能高靈敏度或低能通用準直器。能峰80keV,窗寬20%。探頭應盡量貼近受檢者體表。
3、操作程序:
?、亠@像前準備:向受檢者解釋檢查程序,使之處于安靜狀態,取坐位,背靠探頭,視野內包括全肺。戴上呼吸面罩(如使用口管,須夾鼻),接通肺活量計,先自然呼吸由呼吸機供給的氣體,使其適應。
②單次吸入顯像:囑受檢者深吸氣至肺最大容量,再深呼氣至殘氣量,再次開始深吸氣時,于呼吸機注入口快速注入133Xe。至最大肺容量時,屏氣10~15s,同時啟動顯像采集平面影像1幀,圖像矩陣256×256像素,計數300~500k。
③平衡期顯像:受檢者轉為潮式呼吸,呼吸機改變供氣方式,使受檢者反復吸入133Xe與空氣混合氣體,持續3~5min,待肺內和呼吸機的133Xe平衡后(以顯示計數率穩定為準),深吸氣至最大容量后屏氣,啟動顯像采集平面影像1幀,圖像矩陣和計數與單次吸入顯像相同。
?、芎粑T控顯像(必要時選擇):應用呼吸節律,觸發呼吸門控發生器,同步采集每個呼吸周期不同時期的影像。一般每個呼吸周期分為8~12幀,圖像矩陣為128×128像素。采集呼吸周期數由圖像質量決定,并將若干呼吸周期影像進行迭加。
?、萸宄@像:改變呼吸機控制閥,進氣管只吸入室內新鮮空氣,呼出含有133Xe的氣體,經133Xe回收裝置吸附。啟動動態影像采集,圖像矩陣128×128像素,5~10s/幀,采集時間5~10min。必要時可在10min后進行延遲清除顯像。
二.放射性氣溶膠通氣顯像
1、顯像劑:常用的放射性氣溶膠為99mTc-DTPA溶液,也可使用相類似的放射性藥物溶液(如99mTc-EHIDA等)。用氣溶膠霧化器霧化為直徑<10μm的顆粒(3~10μm的顆粒沉積于細支管,1~3μm的顆粒可達肺泡),一次吸入的氣溶膠顆粒肺內沉積5%~10%。有條件者也可使用99mTc氣(technegas)進行肺通氣顯像,由于其顆粒小且更為均勻,故中央氣道沉積較少,肺組織顯像質量更優,顯像方法與前者基本相同。
2、顯像儀器條件:
①氣溶膠霧化器:接通霧化器各管口及醫用氧氣,使之處于工作狀態。
?、讦谜障鄼C或SPECT:探頭配置低能通用準直器,能量140keV,窗寬20%。圖像矩陣同灌注顯像條件,采集500k/幀計數。
3、操作程序:
?、亠@像前準備:向受檢者解釋檢查程序,囑用嘴咬住口管,使用鼻夾,試吸氧氣,使之適應此種呼吸。
?、诜派湫詺馊苣z吸入:將740~1480MBq(20~40mCi)99mTc-DTPA溶液,體積為2~4ml,注入霧化器,控制氣流量為8~10L/min,使其充分霧化,經過過濾,產生霧粒大小合適的氣溶膠。囑受檢者盡可能多地吸入氣溶膠霧粒,吸入時間為5~8min。
?、蹐D像采集:受檢者取臥位,采集前位、后位、左側位、右側位4幀影像或增加前后斜位共6~8幀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