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譜質譜聯用為什么可以直接檢測混合有機物
質譜連用是因為先有色譜分離,然后經過質譜才可以從混合物中檢測有機物的。
質譜對不同分子量的化合物本身具有選擇性。質譜的原理是根據質核比來判斷分子離子或碎片離子的相對質量,質量數不同的有機物一級質譜不同、質量數相同的不同有機物二級質譜不同,所以MS-MS聯用可直接檢測混合有機物。
質譜分析是一種測量離子質荷比(質量-電荷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試樣中各組分在離子源中發生電離,生成不同荷質比的帶電荷的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在質量分析器中,再利用電場和磁場使發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將它們分別聚焦而得到質譜圖,從而確定其質量。第一臺質譜儀是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斯頓于1919年制成的。阿斯頓用這臺裝置發現了多種元素同位素,研究了53個非放射性元素,發現了天然存在的287種核素中的212種,第一次證明原子質量虧損。他為此榮獲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
質譜技術是一種鑒定技術,在有機分子的鑒定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快速而極為準確地測定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使蛋白質組研究從蛋白質鑒定深入到高級結構研究以及各種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
隨著質譜技術的發展,質譜技術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由于質譜分析具有靈敏度高,樣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分離和鑒定同時進行等優點,因此,質譜技術廣泛的應用于化學,化工,環境,能源,醫藥,運動醫學,刑事科學技術,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各個領域。
推薦
-
招標采購
-
市場商機
-
產品技術
-
市場商機
-
焦點事件
-
標準
-
綜述
-
招標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