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診斷(IVD)-微生物診斷簡介(T02)
一、微生物相關概念:
? ?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少數藻類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像屬于真菌的蘑菇、靈芝等。)病毒是一類由核酸和蛋白質等少數幾種成分組成的“非細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須依賴于活細胞。
? ? ? ?在人的體表及與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部、腸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寄居著微生物,在正常情況下對宿主無害而有益,這樣的微生物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細菌為主,通稱正常菌群。
二、病原菌:
? ? ? ?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病原菌按致病性分類如下:
1、致病菌:
致病菌(種類少,毒力強)
2、條件致病菌:
(種類多并在不斷增加,毒力弱)
三、微生物檢測
? ? ? 是指從病人的痰、尿、血液、穿刺液(胸腹水、關節液、心包液)、腦脊液、化膿及創傷口等處獲取原液,擴大培養,鑒定菌種,最終確定抗生素的種類和濃度(藥敏試驗)的一整套流程。我國醫療機構常規臨床微生物檢測項目有 7 類。1.細菌檢測2.真菌檢測3.衣原體檢測4.支原體檢測5.梅毒螺旋體檢測6.病毒檢測7.其它檢驗試驗。
微生物診斷流程
四、微生物診斷技術
1、傳統診斷技術:生化檢測和免疫檢測
2、PCR技術:
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指在 DNA 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鏈 DNA 為模板,以特定引物為延伸起點,通過變性、退火、延伸三步驟,在體外復制出與模板互補的子鏈 DNA 的過程。它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重復性好等突出優點,能在短時間內將目的基因片段擴增至十萬乃至百萬倍。
3、質譜檢測技術:
質譜技術鑒定微生物是利用已知的菌種建立數據庫,通過對待測樣本進行檢測,獲得其蛋白質圖譜,再將所得的質譜圖與數據庫中的微生物參考圖譜進行比對,從而得到鑒定結果。其檢測流程一般分為三個部分:1)臨床樣本的預處理;2)樣本上機檢測;3)對比蛋白質指紋圖譜數據庫得出鑒定結果。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