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S 2016食品和農產品中重金屬元素檢測專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3月29日,第五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 CFAS 2016)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會議第二天,專題報告會分別舉行,在食品與農產品中重金屬元素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專題中,來自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肖亞兵老師、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李飛、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張習志、中國農業科學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佘永新研究員、國家食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林立、天津大學趙友全教授分別作出報告。
食品與農產品中重金屬元素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專題現場
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肖亞兵
來自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肖亞兵老師帶來題目為《高鹽基體中重金屬檢測技術研究》的報告。高鹽基體中重金屬檢測面臨諸多難題,例如高鹽基體對金屬元素產生干擾、鹽分導致儀器故障等。報告中介紹了一種分離富集技術,利用螯合樹脂或離子交換樹脂選擇性吸附待測重金屬離子,實現分離富集,從根本上消除了基本干擾,將后續檢測變的較為簡單。
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李飛
來自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李飛帶來題目為《SA-6300檢測食品中無機砷和有機汞》的報告。現今,元素形態分析是分析科學家們一個正在發展的研究課題,報告中介紹了一款SA-6300原子熒光形態分析儀,其具有模塊化設計、在線消解ZL技術、自主研發設計的形態工作站、專用的液相色譜和原子熒光接口,可進行砷、汞、硒、銻等元素的形態分析,應用在稻米、水產動物、嬰幼兒食品等領域。
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 張習志
來自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張習志帶來題目為《離子色譜儀在食品及農產品中應用》的報告。離子色譜具有快速、方便、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可同時分析多種離子化合物、分離柱穩定性好等優點,報告中介紹了離子色譜儀的組成,分析方法以及分離條件,在食品中生物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分析中均有很好的應用。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佘永新
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的佘永新研究員帶來題目為《基于仿生識別技術快速檢測農產品中草甘膦農藥殘留研究》的報告。草甘膦是世界應用最廣、產量最大的農藥品種,2015年WHO下屬研究機構宣布草甘膦為很可能的致癌物,各國對飲用水中的草甘膦也有限量標準,目前,檢測草甘膦的方法包括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法、酶聯免疫法等。報告中介紹了一種納米雜化仿生識別檢測草甘膦的方法,并成功實現了對黃瓜樣品中草甘膦準確快速、高靈敏和高選擇的檢測,能夠滿足當前我國農產品中草甘膦的限量要求。
國家食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林立
來自國家食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高級工程師林立帶來題目為《食品中元素的形態分析方法》的報告。形態分析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義,報告中介紹了幾種基于ICP-MS聯用技術對元素進行形態分析的方法學研究,得到了例如在CE-ICP-MS對膠囊中鉻形態研究中,樣品前處理過程中采用CDTA對Cr(III)進行絡合,可提高提取回收率,在CE-ICP-MS對乳粉中砷形態研究中,干擾消除方法采用ICP-MS-MS加氫模式進行,具有極佳的選擇性等方法學研究成果。
天津大學 趙友全
來自天津大學的趙友全教授帶來題目為《GATROINTESTINAL BACTERIA AND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THERAPY(FMT)》的報告。腸道菌群是人體第六器官,報告中介紹了一種糞菌移植技術(FMT),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目前,該技術已經在CDI、IBD、IBS等疾病中有臨床應用,在未來,該技術還有望做成藥丸膠囊進行治療,并對基因測序、活性分析等腸道菌群研究有幫助作用。
-
技術原理
-
會議會展
-
會議會展